为达到苗壮、苗全、苗匀、苗齐的这一目的,专家为管理好小麦开了以下“处方”。
一是看苗追肥。小麦进入分蘖期以后,是促根增蘖的重要时期。合理追施肥料,不仅能满足幼苗生长需要,而且可以起到冬施春用的效果。对于基肥施用不足的或者播期偏迟的田块,应早施分蘖肥。分蘖肥可在越冬期结合腊肥施用,腊肥宜选用优质的腐熟有机肥,每亩用量1500千克左右。未施腊肥或腊肥施用量偏少的田块,应将春季的追肥时间适当提前,于返青期每亩施用4~5千克尿素,促进麦苗分蘖发根。对于底肥不足的麦田要及时进行追肥,促弱转壮,旱地麦田冬前追肥,可以充分利用雨雪发挥肥效。冬前追肥量一般亩追尿素5~10千克。采用隔行沟施、穴施,施后覆土,提高肥效。
二是及时中耕镇压。对麦田普遍进行一次中耕,消灭杂草、破除板结,对于播种偏早,生长偏旺麦田,可采取深中耕或喷施壮丰安等进行控制。大力推广化学除草新技术。旱地麦田要在封冻前进行一次镇压,以利于提墒、踏实土壤、增温保苗等作用的发挥。
三是合理灌溉。小麦播种后至返青拔节前,一般不需要进行灌溉。但在天气持续干旱、土壤墒情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应积极抗旱灌溉,保证出苗整齐,生长健壮。有条件的地方,高产田块可灌溉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和高产群体的形成。
四是采取措施,控制旺长。由于小麦播量偏大、气温偏高,容易造成一部分田块出现旺长,不仅不利于幼穗发育,造成穗小粒轻,还加大了倒伏、冻害的危险。冬前可进行镇压、深中耕,中耕深度可达10厘米左右;起身期采用矮壮素、多效唑等药剂进行化控;并控制肥水的施用,追肥时间适当推迟。
五是适时进行病虫草害的防治。播种出苗后,应抓紧利用冬前的温暖天气,进行化学除草,防止春后杂草基数过大,防治困难。虫害、病害也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早防治。
王征伟 阎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