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主页 > 菏泽日报 >
上一篇:“非遗”表演进校园 下一篇:点燃重点产业突破的“引爆点”
赵公峰:骨雕技艺的传承者
时间:2021-01-16 08:27 来源:网络

牡丹花是菏泽一张靓丽的名片,以牡丹为主题的手工艺品亦是菏泽的特色。在牡丹区吴店镇刘寨村就有这样一位手工艺人,他可以把普普通通的牛骨头,经过煮洗、雕刻、打磨、上色、拼装等工序后,变成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花”,精湛的技艺,令人拍手叫绝。

“从花蕊到花瓣,在关键部位,每一次下刀都要精确,有时失手,错了一刀很难再补救。”1月13日,记者采访了今年49岁的赵公峰,他是刘寨村骨雕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从18岁开始学艺,他已经为骨雕技艺奉献30多年。

说起骨雕牡丹,赵公峰满脸的兴奋,话也变得滔滔不绝。“完成一幅3.3x2.5米的骨雕牡丹作品,需要18朵牡丹花和若干牡丹叶、枝干组成,仅一朵牡丹花就需要60多块骨头拼装。”赵公峰介绍,骨雕原料一般采用牛腿骨,牛腿骨中的锁骨适合做牡丹叶,一头牛只能出4片锁骨,完成一幅60×80厘米的骨雕牡丹作品,即使是有经验的技师也得需要半个月时间。

“在整个雕刻环节,考验技师手眼心法的协调配合,想要牡丹栩栩如生需要拿捏好力度。”赵公峰告诉记者,骨雕牡丹的制作技艺分为选料、开料、粗雕、精雕、打磨、上色等30多道工序,讲究慢工出细活,完全靠一双手上的功夫,最难的便是凿、铲、磨三个步骤,这是造型的关键。

随着骨雕技艺的娴熟,赵公峰在雕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的骨雕牡丹作品先后在中国国粹精品博览会、全国林产品交易会、全国文化博览会被评为金奖,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但是赵公峰仍有些许遗憾。“如果骨雕牡丹技艺可以被更多的人熟知掌握,那么凭借菏泽的牡丹文化和牡丹产业资源,将会创造出成倍的效益。”赵公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骨雕事业中来,一起研究、一起分享,将这项技艺在牡丹之乡发展、传承下去。 文/图 记者 李若生

菏泽日报商业版|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