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玩菜”
  □  程凤鸣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以前听说过玩山、玩水、玩牌的;听说过玩拳、玩刀、玩枪的;还听说过玩车、玩古董、玩文字的等等。最近听说“玩菜”还真是件新鲜事。

  那是在今年参加中共菏泽市委派驻第一书记工作组之后,我和另两名队员到市开发区佃户屯办事处五美生态园参观学习。当时,他们聘请定陶县黄店镇的丁师傅来给大棚扣塑料薄膜。丁师傅年逾半百,憨厚老实,粗壮的手指,黝黑的皮肤,红红的脸膛,述说着他在这个行业的经验和老练。丁师傅说,在他们那里,老百姓种菜不说是种菜,而是说“玩菜”。“玩菜”有奔头,十个玩菜九个赚,剩下一个不赚都困难。他们周边几十个村子都靠“玩菜”发了家。

  首次听到“玩菜”这个词,心头为之一振。土里刨金历来是艰难的代名词,而在丁师傅眼里竟成了“玩活”。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早已熟识的三个种菜的人物。用老丁的话讲,他们也是“玩菜”了。

  一个是我们工作组帮包的东明县刘楼镇苏集村的支部副书记李学文。1995年,村里响应上级号召,一下子建起了50多个大棚,后来竟陆续匿迹,以至他的大棚成了“孤棚”。此棚面积满打满算不足半亩,而老李竟然玩出了名堂,找到了自己的欢乐。他说,前几年路不好,车子还是人力蹬。这几年村里修了水泥路,自行车也换成了电三轮,赶集卖菜很随便。他慢慢探索出早春西红柿、晚秋芸豆和冬季生菜一年三收模式。每季收入八千元,全年收入两万四五。

  另一个是牡丹区马岭岗镇大集村的黄保生。他承包加租借搞了15亩。粘玉米每亩种植3500棵,一棵一棒,地头批发价每棒1.08元。拉货的排着队,销路不用愁。玉米之后种台湾花菜,台湾花菜产量高,每亩可达5000斤,批发1斤不会低于1元。花菜以后是菠菜,菠菜用拱棚地膜盖起来,赶在年底前上市。这样算起来,每亩地毛收入万把块钱不成问题。他说,大生意咱做不了,在自己“一亩八分地”上也玩的有滋有味。

  再一个就是前些年我曾驻村蹲过点的定陶县南王店乡孟庙村的来心田。二十多岁开始捣鼓蔬菜种植,为了学技术,他专门跑到寿光蔬菜大王王乐义家同吃同干一年。现在,他专门种辣椒,蔬菜基地发展到180多亩,产品全部销往西安、武汉等城市,每天发车外运,多年来每亩纯收入一直稳定在万元左右。眼界高远敢作为,为扩大规模,去年他又派儿子到新疆承包30个大棚,专种西红柿。用他的话说,玩菜潜力大,市场需求多,关键是技术、品种和销售。

  脱贫自有通天路,致富有方靠探索。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玩菜”是地方各级政府扶贫、鼓励农民致富的一条“短、平、快”的脱贫之路。只要我们合理整合资源,发挥当地自身优势,科学地把老百姓致富的热情引导好,一定能培育出一大批像李学文、黄保生和来心田那样的眼界宽、有胆略、懂技术、会营销的“玩菜”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科技·广告
   第05版:文学副刊
   第06版:健康·广告
   第07版:时事新闻
   第08版:民生·广告
爱的禁忌
道高一尺
春天的故事
交响
七十年的等待
生日感怀
“玩菜”
神秘的东极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