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郑州市区仅存的一座报亭被拆除。2012年4月,当地政府开始采取“取缔”措施,拆除了大约400座报刊亭。报亭被拆除后,市民难买报刊,去新的报刊零售点往往要走较远的路。(4月11日《中国青年报》)
一年来,郑州以“退路进店”名义拆除报亭,让偌大的城市容不下一个小小的报亭。尽管民意汹汹、舆论哗然,但被誉为“城市文化符号”的报亭终被取缔。“以厚重文化自称的郑州,做了一件最没文化的事”,这是河南媒体《洛阳晚报》去年4月一篇报道的题目,如今当地市民更是像悼念逝去亲人一样去祭奠那些消失的报亭。这是一种失落、无奈和愤怒。
没有了街头报亭的城市,“脸面”纵然光鲜,但“里子”难免干瘪、空洞,中看不中用。更重要的是,一个城市的阅读习惯、文化习惯不是能通过粗暴的方式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