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13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菏泽进入“牡丹节时间”
  人间四月天,菏泽“醉”美时。

  4月11日下午,演武楼内一片热闹忙碌的景象,几名工人正在忙着搭建舞台。16日,第22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将在这里拉开帷幕。在当天上午的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和晚上的庆典晚会上,罗大佑、伊能静、郁钧剑、刘大成和吴莫愁等众多演艺明星将登台亮相。

  与此同时,曹州牡丹园内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加紧展开。作为菏泽最重要的牡丹观赏区,这里每年都要接待数以万计的四海宾朋。为方便游客出入和停车,今年曹州牡丹园东门新增一个封闭性的临时小广场和10个出口,周边地区增设了2000个左右的临时停车位。11日下午,记者走进牡丹园,一进东门,就看到10多辆电动旅游观光车整装待发。在牡丹观赏区,一大批临时厕所已经搭建完毕。观花楼前,几名工人正在为松编造型做着最后的修剪工作。

  菏泽城区各主要街道都摆满了各色花卉,酒店的电子显示屏上打上了“中国牡丹之都欢迎你”、“预祝第22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圆满成功”的字样,外地游客进入菏泽后会接收到欢迎短信,这一切都告诉你菏泽已经进入 “牡丹节时间”。

菏泽人的“狂欢节”

  花为媒,菏泽今年亮出一张新名片,延续了21年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从今年开始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第22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

  “谷雨三朝看牡丹,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黄历了。”已近耄耋之年的牡丹专家孙景玉说。1992年4月20日至26日,经国家民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民航总局等六部委批准,菏泽举办首届国际牡丹花会。自那时起,每年的4月份都俨然是菏泽人的“狂欢节”。牡丹园内,千余个品种的牡丹争奇斗艳,大街小巷,游人如织,宾馆饭店爆满,菏泽特产热销。牡丹花会的举办,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为菏泽塑造了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带动菏泽牡丹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历练,菏泽牡丹花会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盛会。

  “为了办好花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必须跟上。举办花会以来,菏泽每年都要集中力量完成一批花会工程。”市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说。自1992年开始举办牡丹花会以来,菏泽先后建设了中国林展馆、菏泽大剧院、演武楼等大型活动场馆,建设了赵王河景观带,改扩建了曹州牡丹园并完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完成了一大批路桥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网络和各县区快速通道已经形成,对外开放设施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菏泽的旅游业也有了新的发展。

  近年来,牡丹花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从今年开始牡丹花会升格为牡丹文化旅游节。

新名片,新使命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

  牡丹文化旅游节作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支点,能够“撬”起什么?从最初的“花会搭台,经贸唱戏”到本届“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菏泽、发展旅游,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新高地”的活动宗旨的变化,牡丹文化旅游节正在被赋予新的使命。

  虽然没有任何一种花卉能比牡丹更能寄托菏泽人的感情,但长时间以来,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尴尬——一年只有一个月的似锦繁华,过后便是无尽的寂寥与漫长的等待。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菏泽不仅要奔跑追赶,而且还要有更大的作为。以牡丹为起点,拉长旅游产业的链条,实现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拓展、从季节游向全年游延伸。

  2010年以来,我市投入2.5亿元资金,按照5A风景区的标准对曹州牡丹园进行提升改造。改建后的曹州牡丹园增添了一个重要的景点——牡丹四季温室。花随人意应时开,自从有了牡丹温室,即使在寒风凛冽的冬日,依旧能感受到牡丹的雍容华贵。走进宽敞明亮的四季温室,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扑鼻而来,映入眼帘的是数十个品种的牡丹花,它们或含苞待放,或灿然盛开,魏紫姚黄,争奇斗艳。

  在不少菏泽人看来,如果说牡丹是“花王”,那么芍药就是“花相”。自从菏泽花农几年前培育出绿色芍药之后,芍药也如牡丹一样,形成了“红、黄、白、粉、蓝、黑、紫、绿、复”九大色系的完整系统。为延长花期,曹州牡丹园将于5月1日至5月26日,举办“首届中国菏泽芍药赏花旅游节”,以打造 “牡丹花后观芍药”的旅游品牌。“通过栽培牡丹晚开品种,搭建遮阳棚,可以使牡丹花期持续到5月1日前后。”曹州牡丹园有关负责人王汝昌说,“而此时,园中的芍药也已经开花了,正好可供游客继续赏花。”据介绍,2012年秋季,曹州牡丹园整合芍药资源,集中种植了60亩芍药,这其中既有菏泽当地品种铁杆紫、丹凤、高杆红、朱砂判、湖光山色等,又有国外芍药品种,如美国伊利尼酋长、伊利尼美人、护航舰队、红色女神等。

“游菏泽”不光看牡丹

  从牡丹花会到牡丹文化旅游节,对于菏泽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节会名称的改变,更是菏泽牡丹旅游产业多年来平稳发展的华丽转身。

  “以牡丹旅游为起点,拉长旅游产业的链条,实现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拓展、从季节游向全年游延伸。”市旅游局局长邓露说,“菏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潜在市场,只要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菏泽旅游是有远大发展前景的。”

  据介绍,菏泽共有15家A级旅游景区,A级旅游景区已经覆盖全市各个县区。截至目前,我市已经有鄄城孙膑旅游城·亿城寺、曹州牡丹园等两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郓城水浒好汉城、巨野金山旅游区、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定陶仿山旅游区、单县浮龙湖生态旅游区、鄄城东山禅寺和沙土庙景区等7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曹州百花园、古今珍品牡丹园等6家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做精牡丹文章,做好孙膑文章,做透水浒文章……自去年以来,市旅游部门不断围绕旅游发展情况、旅游规划、项目建设、产品开发、景区提升、城市旅游公共设施建设等进行调研,努力寻找更多的让游客“留下”的理由。“孙膑、水浒、黄河故道……菏泽旅游的魅力,绝不仅仅止于牡丹,走近她、融入她,你就能真实地体会到她的魅力所在。”邓露充满信心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快 报
   第A03版:策 划
   第A04版:策 划
   第A05版:一 周
   第A06版:时 评
   第A08版:视 觉
   第A09版:九 州
   第A10版:九 州
   第A11版:面 对
   第A12版:世 窗
   第A13版:发 现
   第A14版:焦 点
   第A15版:环 球
   第A16版:沸 点
花为媒,菏泽亮出新名片
菏泽进入“牡丹节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