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美国关岛调升受威胁级别并展开紧急警报系统演练,以应对朝鲜可能的导弹试射活动。
难辨虚实
韩国联合通讯社11日援引多名政府官员的话报道,情报分析显示,朝鲜反复把两枚“舞水端”中程弹道导弹移出弹仓做发射状,再将导弹回仓收好。另外,四五辆疑似移动式导弹发射车出现在朝鲜咸镜南道附近,“四处兜兜转转”。
“有迹象表明,朝鲜可能在不久后的任一时间发射 ‘舞水端’导弹,”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情报人员说,“但是,朝鲜反复让导弹出仓再回仓,(何时发射)需要密切监测。”
韩美情报人员正24小时不间断关注朝鲜可能的导弹试射活动。韩方推测,“舞水端”为单弹头,采用液体推进剂,射程在3000至4000公里。韩国、日本全境及美国在太平洋关岛的军事基地均在这类导弹攻击范围内。
一名韩国情报人员猜测,朝鲜最新举动意在增加韩美情报人员的疲劳感,降低后者第一时间捕捉到导弹发射的可能性。
韩国政府官员称,朝鲜有可能在本月15日、即金日成诞辰纪念日前后发射导弹。尽管一些媒体报道称朝鲜已经完成导弹燃料加注,但专家推测,由于监测人员尚未发现专门提供燃料的车辆且导弹在加注燃料的情形下不得随意移动,朝鲜可能还没有完成燃料加注作业。
按韩联社的说法,“舞水端”导弹完成燃料加注大约需要30分钟,可在加注后一个星期内随时发射。
关岛戒备
位于西太平洋的关岛11日把“绿黄红”三色受威胁级别提升至“黄色”,同时展开紧急警报系统演练,以应对突发状况。
当地政府在10日晚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黄色”意味着关岛面临中等程度风险,“居民需要在正常生活同时,做好应对任何紧急事态的准备”。
当地时间11日10时(北京时间8时),关岛拉响警报并中断电视和广播节目的正常播出,以测试紧急警报系统。演练中,政府官员向居民发放资料单,告知后者怎样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保护自己和家人。
关岛总督埃迪·卡尔沃说,演练圆满结束,关岛国土安全部门的联合信息中心正24小时不间断运作,向关岛18万居民发布信息。
按卡尔沃的说法,美国军方指挥官向他保证,对关岛的保护措施“有力而充足”。“虽然我们受到保护,保持警惕依然重要。(居民要)注意看资料单,做好准备并随时留意发布的消息。”
再发警告
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10日警告朝鲜正徘徊在 “危险边缘”,一旦发射导弹,可能触发朝鲜半岛局势新一轮紧张。
他说,朝鲜的言论和举动显示它“非常接近危险线……我们国家完全准备好应对朝鲜可能采取的任何行动、触发的偶然事件以及挑衅。”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司令赫伯特·卡莱尔9日在位于夏威夷的总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近期相继派出B—52远程轰炸机、B—2隐形战略轰炸机、F—22隐形战斗机等 “王牌”武器“奔赴”朝鲜半岛,意在让朝鲜“了解美国的军事实力”。
聚焦开城
朝鲜中央特区开发指导总局发言人11日说,如果韩国政府继续与朝鲜对峙,开城工业园可能“永久关闭”。
“如果朴槿惠政府继续寻求对抗,毫无疑问,开城工业园将不复存在,”这名发言人当天回答朝鲜中央通讯社记者提问时说,“开城工业园在(韩国)李明博政府时期仍保持运转,如今陷入关闭状态,韩国当前的(朴槿惠政府)无法推卸责任。”
开城工业园是韩朝首脑2000年签署《南北共同宣言》后双方开展的经济合作项目。园区位于朝鲜南部边境,2005年开始运营。按韩方说法,超过120家韩国企业入驻经营,雇佣数万名朝鲜工人。本月8日,朝鲜宣布暂时中止开城工业园生产经营活动,撤出所有朝方工人。
韩国统一部长官柳吉在11日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呼吁朝方“立即”就恢复开城工业园正常运营与韩方对话。他说,韩国和朝鲜“应该通过对话,讨论使工业园恢复正常的方法,平壤方面应该立即来到谈判桌前”。
韩国外交部发言人赵泰永当天也呼吁朝鲜“回到谈判桌并作出正确选择”,同时批评朝鲜的“挑衅性威胁……毫无用处”,警告后者如果一意孤行,将面临后果。 闫 洁
朝鲜中央电视台公开的短程地对空导弹系统画面
朝鲜坚持“玩核武”背后的行为逻辑
朝鲜半岛局势持续“高烧”,似乎到了千钧一发之时。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11日发表声明,朝鲜只要按下一个按钮就可发射导弹,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人们一直有这样的疑问,朝鲜资源贫乏,且饥荒不断、粮食短缺,自己的百姓都养活不起,为什么还执意要射火箭、爆核弹。国际社会喊破喉咙,朝鲜仍然倔强不松手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行为逻辑呢?
西方媒体热衷于指责朝鲜一手制造了目前危机。的确,平壤是在“玩火”,但也不乏形势所迫,这其中美国难辞其咎。
十年前,小布什总统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的一员。在平壤看来,“邪恶轴心”名单上的一号国家伊拉克很快遭到了美国的打击,政权被推翻、领导人被处死。对于伊朗,曾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奥巴马也一直毫不讳言地提醒国际社会:军事解决伊朗问题的方案就摆在办公桌上。既然对伊拉克和伊朗都有武力解决版本,那朝鲜呢?这也难怪朝鲜会采取歇斯底里的方式,警告美国别轻举妄动。
朝鲜还看到,偷食“核禁果“的以色列、巴基斯坦和印度在拥核后,不仅没有遭到美国的军事打击,而且均获得了美国的援助。
美国的政策导致在当今世界形成一种怪圈,一国若不拥有核武器,就不可能有安全感。《俄罗斯报》评论说:利比亚的例子告诉人们,那些放弃研制核武器的国家所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境遇。美国的 “双重标准”让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朝鲜感觉到,如果朝鲜能迅速拥有核武器,形势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朝鲜也许汲取了利比亚的“前车之鉴”。
事实上,归根结底,朝鲜拥核主要缘于“安全感”的缺失。美国的恫吓和制裁让朝鲜一直处于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状态,朝鲜在遇到强力威慑的时候,可以打出的硬牌很少,使得朝鲜将“核”作为特有的生存战略。
对于朝鲜来说,制造原子弹要比维持一支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更省钱,更能起到威慑作用,因此朝鲜选择了 “便捷之道”:勒紧腰带过上一阵紧日子,造出核弹,就可以威慑敌人,保护自己。
拥核或多或少的增加了朝鲜不被侵犯的保险指数,但同时也一步步恶化了朝鲜的国际环境。而对于朝鲜这样的小国,外部环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用核武为自己的国家安全和利益全面开道,“一招行天下”。
朝鲜应该看到,即使核武器成熟了,它的威慑力也不会如他想象的那巨大,也永远“换不来”美国的“直接对话”,解除制裁。因为美国希望朝鲜“疯狂”,才能在东北亚“一箭多雕”。
国际社会一再劝告朝鲜,回到 “六方会谈”。朝鲜应该意识到,唯有通过“六方”和谈才能真正解决其安全忧虑,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