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明节的临近,我对父亲的思念也愈加强烈,与平日那种刻骨铭心的长相思又有不同。这种思绪一直缠绕、催促着我,要我为父亲做点什么。
父亲萧宗魁,生于1913年农历六月初三,卒于1975年农历正月廿五,享年62岁。父亲被神灵请走时,我还是一所中学的民办教师。但好多年我一直没有父亲已经离我们而去的感觉,只是觉得父亲像往常一样远行讨日子去了。有这种感觉,是因为父亲连着几年出外给人家种瓜,好时候一季能挣二三百元回家,供我们姊妹几个上学并贴补家用。所以,总想着不久父亲就又会回到我们身边。1978年,我考入曲阜师范学院,拿到入学通知书那一刻,那是真真切切地想念父亲,以至于泪水湿透了枕巾,一宿未眠。实际上,一旦遇到家里的大事、喜事、难事,都会特别特别地思念父亲,想让他参谋参谋,拿拿主意,指一指路。父亲与我渐行渐远,我思父亲与日俱增。
父亲是那种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境非常贫寒,这在我们整个千人的大村都是数一数二的。我记事时,家里的房子还是两间土坯房,房顶上一间有瓦一间是草,墙皮是里生(土坯)外熟(砖头),1968年因黄河滩淹我们被迫搬家时,房子上拆下的砖大概是3000块多一点,这是按两个半截砖对头算一个整砖计算的。但父亲一直很坚强,是个硬汉子、乐天派。年轻时父亲吹得一口好箫,很小就听胡同口的老人们讲,只要听到悠扬的箫声传来,就知道是父亲干活回来了,农活再苦再累,父亲的箫声总是不断的。它既给邻居们传递了快乐,也表达了父亲不向困苦低头的心声。生产队时期,我们日子过得很紧巴,有一年分麦子,父亲一簸箕就端回来了,所以中秋节不记得吃过白面。可父亲从来没有被难倒过,也不把他的不愉快转移给我们,穷、困都是他一个人硬扛着。父亲的这种男子汉气概,至今也一直影响着他的儿女们。
父亲的爱心,表现在许多方面。他从来不对我们发邪,而是总在设法帮助我们。腊月二十三祭灶,他帮我们劈秫秸秆扎祭灶马送老灶爷上天;妹妹头上长了疮疖,他帮妹妹梳头捋虱子上药;五弟睡觉嫌冷,他把他的手脚放在自己身上搂着暖……但他的故事尤以临危不惧、洪水救人流传得最广最久。生长在黄河边上,父亲的水性特好,这是同村李姓大伯和我一起放羊时告诉我的,他说父亲是他女儿的救命恩人。1933年8月,黄河发大水,因为水大含泥沙多,水又都是黑色的,老人们称之为黑碳水,据说现在地下8尺左右的碳就是那次水带来的。有史书记载,这次水导致了东明庞庄大堤决口,“东明县境全入洪流,水围城堤深丈余”。大伯说水进村后不久,他的女儿就被冲出去了,由于水流湍急,激荡回旋,浪花飞溅,无人敢下水施救,这时候,父亲正往返于楼院楼上救人背人。在冲走大约30多步时,父亲听到了求救声,便不顾劳累,飞身下水,最终把人救出。这次涨水,父亲受到了英雄般的评价,乡亲们不仅见识了他的好水性,也知道了他忘我为人的好德行。
父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厨师,正儿八经拜师学过艺。他曾经受聘为学校老师做过饭,也时常无偿为乡里乡亲的红白事服务。闫潭引黄大闸建设时,父亲被征去为建设者的小灶做饭。但不幸的是,在那里一年多父亲就患上了慢性肝炎,这很自然地被辞退回家治病,多发一个月的工资30元。当时二哥在部队服役,为给父亲治病,省吃俭用、求亲告友,买来了许多药,这些药那时在农村是很稀缺的。加上中药治疗,不久父亲的症状就减轻了,从此父亲谢绝医生继续用药的忠告,不再用药,且把剩余的珍稀药物都无偿地送给了一个姓吴的医生,他很信任他。并且告诉吴说:“我已经好了,你给别人治病吧。”不想,父亲的利人之心,最终害了他,父亲的肝硬化了,在开封人民医院查出了肺癌变。更加不幸的是,他的忘我大爱,终于夺去了他珍贵的生命。
父亲是一个很有责任心又极端负责的人。食堂制时期,我还很小,记得生产队的一头驴老死了,作为炊事员的父亲负责煮肉,一口大锅满锅的肉,香飘四溢,老远就闻见了,惹得我们晚饭后在街上玩的小伙伴都去了食堂,围着肉锅眼巴巴地望着,我们不住地往嘴里咽唾沫,有的还老舔自己的嘴唇。时间久了,慢慢的大家瞌睡了,都回家睡觉去了。我没有走,可能觉得老爹在管事企图沾点儿光,也可能是想和父亲一块儿走,反正人家都走了,我没有走。夜深了,父亲告诉另一个人:“差不多熟了,你招呼一会儿吧。”就拉我说:“走吧。”那个人说:“让孩子吃点再走吧!”我精神一振,心想总算能吃上肉了。不想父亲却说:“算了!那是大家的。”又轻声催我说:“走吧。”我感到十分委屈和失望,差点没有哭出来,但还是随父亲很不情愿地离开了那个香味扑鼻的地方。
现在,在我的闺女为我剪脚趾甲时,我眼前总浮现出父亲紧眯着双眼、佝偻着腰、两只手扳着脚剪脚趾甲的情形,心里也总是不停地责备自己,父亲老了,眼花了,看不见了,你为什么不帮助父亲剪一剪脚呢?作为儿子,你怎么能不想一想为父亲做点什么呢?每逢这时,我都十分后悔,往往久久地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也总在想,父母健在时,连举手之劳也不为其做的人,能说是孝顺吗?我至今无法释怀,不能原谅自己。
苏辙有句诗,叫“马驰未觉西南远,鸟哺何辞日夜飞”。我如今想要告诉父亲的是,如果有来世的话,我还做您的儿子,孝敬您,尊从您,守候您……因为,作为人子,就应当生尽其孝,丧尽其哀,身后感恩。看到朋友的父母康健,我总是由衷地赞叹一句:有个老人侍候着多好!十分羡慕朋友的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