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B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巴马能否开辟美国新未来?
  美国总统选举尘埃落定,即将迎来“奥巴马时代”。奥巴马是在美国内逢经济忧患、外陷两场战争的情况下当选的。就短期而言,他能否顺利完成组建政府的准备,将竞选纲领转变成可操作的内政外交政策;就长期而言,他能否带领美国走出困境,为这个国家开辟崭新的未来;这些问题深受世人关注。

  当务之急

  作为自1932年以来首位当选时国家面临经济萧条和对外战争双重挑战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称得上 “临危受命”。他首先要在短短76天与布什政府交接期内迅速确定各个重要职位的人选,并争取使这些人选尽快获得国会批准,以顺利完成权力过渡。

  前总统克林顿的内政顾问加尔斯通说,在目前形势下,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两届政府进行“无缝对接”。新政府要从明年1月20日就任首日起,就能全面投入运转。

  美国是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在当前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特殊背景下,美国新财长将掌管巨额救市计划和推行金融监管改革。这一人选能否尽早确定以及能否得到广泛认可,关乎美国和全球市场的信心与稳定。

  由于美国面临诸多棘手的外交难题并至今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新一届政府的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人选也备受瞩目。

  除内阁职位外,奥巴马同时必须迅速组建白宫团队,以确保行政决策效率。

  尽管美国两党政见分歧深刻,但它们在维护政府过渡期国家稳定方面利益一致。布什一个月前就成立了政府交接工作小组,而麦凯恩在败选后也立即呼吁其支持者帮助奥巴马迎接挑战。

两大重点

  由于美国目前正面临金融危机和在阿富汗、伊拉克进行的两场战争,振兴国民经济和保障国家安全是奥巴马就任后的两大要务,也势必成为其内政外交政策的重点所在。

  大选后民调再次证实,经济是当前美国选民最关注的压倒性议题。奥巴马列出的就职后几大首要任务也全都与经济、社会变革议题有关。奥巴马表示,最关键的是稳定金融形势,重振经济活力。在稳定金融体系基础上,他将在能源、税收、医疗保险、教育和移民5个领域推行改革。

  然而,任何改革的推行都非易事。美国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经济将陷入一场持久而全面的衰退。奥巴马经济顾问古尔斯比承认,当前的金融危机 “深不见底”,目前还看不到有什么“特效药”。

  美国一些经济专家认为,奥巴马尽管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主张,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在布什政府救市计划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调整外,尚未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重要创见。在其他问题上,奥巴马还将受到各种强大利益集团和党内不同意见的制约。

  此外,在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奥巴马耗资巨大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改革工程将受到多方掣肘。

  在外交领域,《时代》周刊认为,奥巴马尽管反恐理念与布什分歧甚大,但基于“9·11”事件对美国民众安全观的深远影响和美国的现实利益,他上任后仍将继续把反恐、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列入美外交和国家安全政策的重要议程。

  对伊朗、朝核和古巴等问题,奥巴马主张通过对话加以解决,但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他存在因期望过高陷入被动的危险。

执政优势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高举“变革”大旗赢得大选的奥巴马也拥有许多前任总统没有的优势。

  首先,他拥有强大的民意支持。数据显示,奥巴马获得近6300万张选民票,创下美国总统选举史上最高纪录。作为首位当选美国总统的非洲裔人士,他对广大美国选民有强烈的感召力,他的当选有利于弥合种族分歧,使普通民众看到实现“美国梦”的希望。

  其次,民主党人在大选中不但夺得总统宝座,而且扩大了在国会的优势,将形成一党同时控制参众两院的格局,对奥巴马未来施政十分有利。

  此外,奥巴马的当选受到国际社会欢迎,为美国改善国际形象带来契机。有学者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眼中,非洲裔人士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领袖,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然而,期望高也意味着压力大。历史学家泽利泽说,自二战以来,凡是当选时民望很高的总统,在执政一年后支持率都出现下跌。奥巴马能否抓住当前民意支持率高的机遇,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人们拭目以待。 杨晴川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时事新闻
   第A04版:社会生活
   第B01版:综合新闻
   第B02版:农民之友
   第B03版:文萃
   第B04版:市场广告
奥巴马能否开辟美国新未来?
重庆“城管打死小贩”案件宣判
假警察敲诈小偷黑吃黑一块被抓
表面红火热闹 背后暗流涌动
珠海航展“中国航空日”精彩纷呈
三个大学生与出租车公司“三毛钱”之争引发关注
伦敦鼓励市民种地
法国一女子欲以风筝冲浪方式横渡太平洋
英国男子得怪病一旦受惊全身僵硬
赞比亚霍乱致死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