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主页 > 菏泽日报 >
上一篇:7张图,“画”出中国2025新模样 下一篇:“花开盛世”2021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书法
徐鹏翥:鲁西南革命的播火者
时间:2021-03-09 09:30 来源:网络

1 思想进步 投身革命

1927年秋,正是坐落在菏泽城龙厅东的省立六中开学之际,一位气宇轩昂的年轻人来到学校。他不是前来求学的学生,而是已经从这里毕业五年的学长。那么时隔数年,这位年轻人来此做什么呢?

他叫徐鹏翥(后改名徐志辉,字云轩),此时返回母校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那就是在此秘密发展中共党员,成立了菏泽大地上我党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曹州支部。

1902年7月l5日,徐鹏翥出生在成武县城关镇东门里一户经营“鼎昌泰”酱菜店的家庭。在其兄弟五人中,他排行为四。因其父徐星灿念过私塾,很是注重其兄弟的教育。徐鹏翥自幼聪明好学,8岁开始读私塾,1915年入城关完小读书,l7岁考入山东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

成武县自古有经营酱菜的传统,尤其是“鼎昌泰”酱菜在全县的知名度首屈一指,故而生意兴隆,徐家的生活尚显优渥。但毕竟人丁众多,其父母很是注重对孩子们优秀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徐鹏翥自小懂事而能吃苦,小学期间他就常常帮助照应店里生意。不幸的是,在其到菏泽求学期间,父母相继去世,酱菜店难以支撑而破产。自此,他在校的生活更加俭朴和艰难。

1922年夏,徐鹏翥考入济南省农林专科学校。当时,济南的广大知识青年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思想进步。一次,徐鹏翥看到了《新青年》杂志,被共产主义的新思想深深吸引。从此对此刊爱不释手,每期必读。后来,他又接触到《山东劳动周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的机关刊物),从中受到很大教育,世界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他感觉到在一个身处大革命的时代,自己对农林学已经失去了兴趣。次年秋,他毅然放弃了专业,转而奔赴上海,考入了上海大学社会系。而在上海,他的命运也就此彻底改变。

上海大学教务长邓中夏,其隐蔽身份是共产党“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主任;社会系主任瞿秋白,其隐蔽身份是党的“三大”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社会系可以说是我党早期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据点:蔡和森、恽代英、肖楚女、李汉俊、施存统、张太雷等都曾在该系任教,就连党的重要创始人李大钊也常来该系授课。

在校期间,徐鹏翥勤奋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1924年2月,经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施存统和同学薛卓汉的介绍,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改为共青团)。

在1925年风靡全国的“五卅”运动中,徐鹏翥的表现极为突出。在上海党组织的领导下,徐鹏翥和同学们走出校园,向过往群众发放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罪行的传单。他还带头高呼: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在上海南京路,徐鹏翥勇敢地向群众作演说,他的演说慷慨激昂,振奋人心,无情地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

游行队伍中,他与同学们手挽手,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头。英国巡捕用高压水龙头向游行队伍扫射,他们毫不畏惧,奋起反击,赤手空拳冲向荷枪实弹挥舞警棍的巡捕,表现了中国青年的大无畏的革命斗志。

“五卅”运动后,上海大学遭到强行关闭。随后,党组织将徐鹏翥派往济南。

1925年秋,中共山东省委派徐鹏翥返回菏泽,与他同去的还有正在济南矿专求学的共青团员刘继忠(字正甫,成武人,徐鹏翥原六中同学),他们的使命是到鲁西南开展“青运工作”。

他们住在母校——省立六中。通过同学同乡等关系,他们很快把在六中学习的田位东、许保琦、孔庆嘉等一批进步学生团结在周围。他们一面积极宣传在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工人、农民、学生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一面从青年中发现有斗争觉悟的先进分子,秘密地吸收他们入团。1925年秋到1926年冬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先后发展了菏泽的田位东,定陶的李宪肃、许保琦,曹县的孔庆嘉,成武的张志铭、徐长庆等30多名青年加入共青团。从而,为菏泽地区的革命斗争播下了火种,为该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 革命中洗礼 母校建支部

1926年l1月,徐鹏翥接到山东省委指令去济南,省委负责人丁君羊和吴芳在齐鲁大学接见了他,通知让他去武汉投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革命理论,接受大革命的考验和洗礼。

吴芳送来介绍信,告诉他找陈潭秋、许白吴、刘少奇交组织关系。到达汉口后,他见到了刘少奇,时任全国总工会负责人的刘少奇安排他住在武昌大学。期间,徐鹏翥一边准备考试,一边帮助抄写文件。次年春,他顺利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3月中旬,由该校总政治教官恽代英主持,他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菏泽日报商业版|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